如何評價武則天,在位期間做了什麼事
在位打擊門閥,扶植寒門,在洛陽宮殿親自主持考試選拔人才,此為殿試制度的雛形,打破了此前由吏部主持考試的慣例,增設武舉考試;完善官僚制度,鼓勵百姓上書,加強中央管控;把農業生產納入地方考核,輕徭役,歷史記載統治時期倉廩充實,加強均田制,抑制土地兼併,興修水利,鼓勵民間辦學,擊敗吐蕃突厥,692 年收復安西四鎮(龜茲,碎葉等)。
在位打擊門閥,扶植寒門,在洛陽宮殿親自主持考試選拔人才,此為殿試制度的雛形,打破了此前由吏部主持考試的慣例,增設武舉考試;完善官僚制度,鼓勵百姓上書,加強中央管控;把農業生產納入地方考核,輕徭役,歷史記載統治時期倉廩充實,加強均田制,抑制土地兼併,興修水利,鼓勵民間辦學,擊敗吐蕃突厥,692 年收復安西四鎮(龜茲,碎葉等),還任用少數民族將領,緩解邊疆矛盾。
《舊唐書・酷吏傳》記載她重用酷吏來俊臣、周興等,打壓長孫無忌、褚遂良等門閥勢力;同時擴大科舉取士規模,《新唐書・選舉志》載其時期「每年選官人數多達 5 萬,較高宗時激增五十倍」,通過自舉、試官制度吸納寒門子弟,如《資治通鑒》記載長壽元年(692 年)「引見存撫使所舉之人,不論賢愚,全部提拔試用」。
《資治通鑒・唐紀二十二》評價武週時期「天下富庶,倉廩充實」;《舊唐書・食貨志》記載她推行均田制,「禁買賣永業田」以抑制土地兼併,但未明確具體措施。
《舊唐書・本紀第六》明確記載長壽元年(692 年)十月「武威軍總管王孝傑大破吐蕃,復龜茲、于闐、疏勒、碎葉鎮」;《新唐書・吐蕃傳》補充,武則天命王孝傑與阿史那忠節率軍出征,收復後「置安西都護府於龜茲,發兵三萬鎮守」。
以上是武則天在位期間做的可圈可點之處。但你要人不是只有好的一面,也要看壞的:
1、武則天在歷史上一直都是負面人物。
2、「政啟開元,治宏貞觀」是郭沫若給武則天的評價,也不算什麼直接評價,就像別人說你父親很厲害你兒子也很厲害而你承接了你父親和兒子的功績,這屬於有點沒話找話了。
3、武則天在位期間政績不算突出,至於「打擊士族,完善科舉」說直白點只是鞏固自身統治的副產品,進行的也並不徹底。唯一值得稱道的是她對老百姓還可以,至少沒有過分剝削。
如何評價武則天。影視作品已經把武則天捧得很高了,歷史也承认她的皇帝地位了甚至李唐都承认。如果非要客觀評價,你只會更加失望的。因為武則天在任期間,武功極其拉胯,對外戰爭被打的找不到北了,這在唐初基本是不可能的。就是因為她大量讓武家人掌權帶兵。文治方面,因為得位不正,所以大量啟用酷吏,發展類似於錦衣衛的系統,這都放不到檯面上的。正面上來說,武則天統治期間不懶惰,比較勤政,對百姓比較寬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