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鄭和下西洋為什麼沒有發現新大陸?
因為目的不一樣,鄭和下西洋的目的是宣揚大明國威,使那些國家納貢,而西方大航海的目的就是尋找資源。明史・鄭和傳》中記載:「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蹤跡之,且欲耀兵異域,示明朝富強。」這句話表明了鄭和下西洋的兩個目的,一是尋找可能逃亡海外的建文帝朱允炆,二是在海外展示明朝的武力,宣揚大明國威,讓各國知曉明朝的富強。
因為目的不一樣,鄭和下西洋的目的是宣揚大明國威,使那些國家納貢,而西方大航海的目的就是尋找資源。
《明史・鄭和傳》中記載:「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蹤跡之,且欲耀兵異域,示明朝富強。」
這句話表明了鄭和下西洋的兩個目的,一是尋找可能逃亡海外的建文帝朱允炆,二是在海外展示明朝的武力,宣揚大明國威,讓各國知曉明朝的富強。
鄭和的貿易船隊是向已知世界開展貿易,宣揚大明國威的,西方的航海士是為了滿足貴族發掘海路和東方貿易航線做的冒險舉動,本質目的上就有區別,另外,發現新大陸是偶然,原先的目標是發現印度,是在航海士假想的向西就到達印度的猜測下進行的,一個是明確目的下準確完成,一個是目的不明確下偶然發現,只能說時代發展的運氣那時候站在了西方人一邊。
而且假如明朝人發現了美洲大陸也不會覺得它是個新大陸,當時的古人只會稱它為邊夷蠻族。
说到底還是中歐出海的目的指向性不一樣,我們是為了宣朝威朝貢交好,歐洲人出海的目的是為了尋找財富開闢航線,人家眼裡陌生之地皆為新土,在我們眼裡陌生之地皆為蠻夷。
同時橫跨太平洋可比大西洋難多了,古代經濟繁榮路線,無論陸地還是海洋都一直都是往西走,而且東邊還有個倭國,要探險也是日本人去探險才對。
技術方面,明朝的航海定位水平也不夠,鄭和船隊的能到達的目的地,是採用「過洋牽星術」的等緯度航行法,發現新大陸要求至少一個月見不到陸地,需要很強的海上定位能力,哥倫布依靠四分儀可以保證自己始終航行在北緯 28 度。
《順風相送》記載:「永樂元年,奉差前往西洋等國開詔。累次較正針路,牽星圖樣,海嶼水勢山形圖畫一本為微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