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史書不記錄李弘的出生時間
身為太子未來的皇帝,正常來說都是記得很清楚的。首先看唐高宗李治。舊唐書明確記載:高宗天皇大聖大弘孝皇帝,諱治,太宗第九子也,母曰文德順聖長孫皇后。以貞觀二年六月,生於東宮之麗正殿。時間地點都清清楚楚。再看李弘其他的兄弟們:李賢:「永徽五年十二月 戊午,發京師謁昭陵,在路生皇子賢」 在路中生的都記清楚了。
身為太子未來的皇帝,正常來說都是記得很清楚的。首先看唐高宗李治。
舊唐書明確記載:高宗天皇大聖大弘孝皇帝,諱治,太宗第九子也,母曰文德順聖長孫皇后。以貞觀二年六月,生於東宮之麗正殿。
時間地點都清清楚楚。
再看李弘其他的兄弟們:
- 李賢:「永徽五年十二月 戊午,發京師謁昭陵,在路生皇子賢」 在路中生的都記清楚了。
- 李顯:「顯慶元年冬十一月乙丑,皇子顯生,詔京官、朝集使各加勳級。」
- 李旦:「龍朔二年六月己未朔,皇子旭輪生。…… 秋七月丁亥朔,以東宮誕育滿月,大赦天下,賜酺三日。」
李弘在永徽七年就早早的立為太子了,以後就是皇帝,這麼重要的出生時間居然都沒有記載,這不奇怪嗎?
其實除了李忠提了一句「高宗初入東宮而生忠」可以倒推時間外,前面幾個兒子好像都沒有這麼詳細寫,(公主更不用說)一種可能是高宗本紀裡本來就略了登基前和初的很多細節。不過按理說李弘從取名開始就是太子預備役了,也不應該省略才對,可能就是具體日期比較敏感不想提吧。
就好像李治在立后詔書裡面還要特地說一句在李二後宮裡「嬪嬙之間,未嘗迕目」,所以雖然都說他冒天下之大不韙,但實際上李治應該還是不想引起更多非議和猜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