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页 > 明朝歷史

明朝軍事能力排名的話,藍玉能否進前十

單論洪武可能還可以,全明有夠嗆的:徐達、常遇春、傅友德、馮勝、李文忠、朱棣、鄧愈、沐英、朱文正都在藍玉前面,洪武之後還有「南戚北李」的戚繼光、李成梁,藍玉我覺得還要和朱能、于謙、孫承宗、鐵鉉/盛庸、李如松這一梯隊爭一下。網上很多吹藍玉的忘記了他是「將」,大多數情況下戰略和統帥層面上都是執行朱元璋的指示。

青簡千年青簡千年

單論洪武可能還可以,全明有夠嗆的:徐達、常遇春、傅友德、馮勝、李文忠、朱棣、鄧愈、沐英、朱文正都在藍玉前面,洪武之後還有「南戚北李」的戚繼光、李成梁,藍玉我覺得還要和朱能、于謙、孫承宗、鐵鉉/盛庸、李如松這一梯隊爭一下。

網上很多吹藍玉的忘記了他是「將」,大多數情況下戰略和統帥層面上都是執行朱元璋的指示,絕大多數時間都在打順風戰,軍事能力(組織和統帥)是無法和于少保、孫承宗這一類比較的。

《明太祖實錄》卷一百九十八載,1388 年藍玉出征前,朱元璋親自送行並下達明確指令:「倍道前進,直抵虜廷」「肅清沙漠,在此一舉」。這一指令限定了北征的核心目標(搗毀北元汗廷)與進軍節奏(快速突襲),藍玉的軍事行動需圍繞此框架展開。

捕魚兒海之戰中,藍玉最初因找不到元軍主力欲退兵,是副將王弼以「深入漠北,無所得,遽班師,何以復命」勸諫後,才改變決策並採取「穴地而爨,毋見煙火」的隱蔽戰術。《明史・藍玉傳》亦提及此細節,可見關鍵戰術轉折並非藍玉主動謀劃,而是部下推動的結果。


藍玉基本上是「弱化版」的常遇春,作為先鋒、先登、前軍統帥出現的情況比較多。

不否認一部分原因是洪武初期帥才比較多,但實際上如果把朱文正、李文忠這類較年輕的「朱家」帥才放一起,也會發現藍玉在年輕一輩裡面也不是頂尖的。


回到頂部